当前位置:» 首页 论文 >

7月沪深市IPO零受理,实操中IPO门槛提升?

2023-08-04 08:58:12 来源:第一财经

近期,IPO是否全面收紧一事备受市场关注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继“ 吃穿住”行业IPO收紧、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暂停受理的“小作文”疯传之后,今年7月份沪深交易所IPO零受理的现象也牵动市场神经。

多位中介机构人士告诉第一财经,7月份属IPO申报淡季,受理数量减少也属正常,但在实操中感觉现在各个板块的IPO申报比较难获得受理,IPO门槛有所提高。当然也有投行人士表示,尚未收到官方指导信息。

7月份IPO零受理,门槛提高?

沪深交易所IPO的最新受理日期停留在6月30日,7月份以来至8月3日,新增受理的IPO数量为零。A股市场同期仅北交所有1家公司申请公开发行获得受理。

对此,有业内人士认为,因为财报有效期的关系,每年6月份是IPO申报高峰期,进入到7月份申报数则会大幅减少。

以历年的情况来看,2022年7月、2021年7月A股注册制板块受理数分别为2家(科创板和创业板各1家)、3家(科创板、创业板、北交所各1家)。

有一位IPO律师告诉第一财经,现在各个板块的IPO申报都比较难获得受理,IPO的门槛有所提高。

“根据手上项目得到的信息是,主板方面报告期平均收入低于5亿元的企业不受理;科创板选择第五套标准的IPO申报也不受理,特别是连续亏损的企业IPO申报不受理;创业板基本上平均净利润在5000万元左右才有可能去上。”上述IPO律师称。

对于近期市场传闻的沪深板块涉及“吃穿住”的在审拟IPO企业基本会被劝退(除非行业龙头)、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暂停受理,也有投行高管告诉记者,实践中确实存在上述情况,“规模小的传统企业、不盈利的科技型企业,上市都存有难度”。

就IPO门槛提高的原因而言,上述IPO律师认为,一方面是审核资源比较紧张;另一方面经济大环境不佳,审核趋谨慎,普遍企业抗压能力也不如以前。上述投行高管也认为,一大原因是市场低迷,承受能力偏弱。

但也有上海的投行人士称,关于IPO收紧,暂未收到官方指导信息。

上会数同比大降

在部分中介机构人士感知IPO门槛有所提高的同时,IPO审核情况又是怎样的?

根据Wind数据,今年7月份共有25家IPO企业上会,22家通过,过会率为88%。2021年7月、2022年7月的上会数量分别为47家、49家,过会率分别为85%、96%。

以此来看,今年7月份的上会数分别较2021年7月份、2022年7月份减少47%、49%。过会率则高于2021年7月份的过会率,低于2022年7月份的过会率。

从今年上半年情况来看,1月份~6月份,上会企业数量分别为34家、12家、56家、21家、30家、54家,过会率分别为76%、100%、84%、81%、80%、91%。

今年上半年整体上会207家,过会率为85%。2021年、2022年同期上会数分别为246家、263家,过会率为89%、87%。也就是说近三年的上半年过会率呈逐年下降状态。

上述IPO律师分析称,一方面感觉现场检查和现场督导的频次有所增加,这让在审企业面临较大的挑战;另一方面,审核方面确实会考虑板块定位问题,不排除在审核期间会被劝退。在审核阶段,有些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

IPO企业撤单情况也备受市场关注。根据Wind数据,自2019年7月23日至2023年8月3日期间,A股有445家IPO企业因为撤回材料而终止审核。其中,2023年以来至8月3日,有127家企业撤回IPO申请,2022年同期有104家撤回申请;2021年同期有74家撤回申请。

有机构人士认为,今年撤单数较多与全面注册制实施有关,各个板块定位更为明晰,上市的时间也均具有可预期性,通过上市时间进行套利的情况得到避免,企业可以选择更为适合的板块申请上市。

标签:

行业Geek Activity
精彩放送